①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
②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③清政府割中华台北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④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④②①D.④①②③
8. 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A. 盲目排外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D.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9. 《辛亥革命史稿》中明确地认定:“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是中国第 一个为民族民主革命流血的女革命家”。秋瑾被捕遇害与下列哪次起义有关( )
A. 安庆起义B.萍浏醴起义 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10.护国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袁世凯复辟帝制
B.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大总统 C.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1. 史学家常把 1916年至 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
A. 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C.瓜分狂潮 D.太平天国运动
1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成立兴中会 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3.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 黄花岗起义失败了
B. 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1912 年中华民国创立
D.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4.1919 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胡适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1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是( )A.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C.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D.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
16. 1923 年2 月7 日,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A.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工人阶级革命具有彻底性D.中国大地上敌人强大不可战胜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包括 3小题,共 52分。)
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材料二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 1月 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三 条约部分内容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第九款按照西历 1901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
(1)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战后清政府和哪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4 分)
(2) 材料二中的“战争”是指哪场战争?请举出一个这场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4 分)
(3) 依据材料三,请判断这是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个条约?(4分)
(4) 以上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6 分)
1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 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 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学习西方。 1895 年春,1300 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 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的是哪一运动?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中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湖北织布局属于什么企业?分析材料二内容,这场运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4 分)
(3) 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的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
(4) 材料三中康有为、梁启超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事件?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这些诏书的内容涉及到了哪些方面?(4 分)
(5) 材料四的“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4 分)
1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材料二 巴黎和会传消息,中国落后受人欺。都积愤怒像火山,五四运动就掀起。学生集会大游行,
反帝爱国搞斗争。外争主权拒签字,内惩国贼曹汝霖。工人阶级登舞台,各地群众当援兵,彻底反帝又反封,爱国精神人人敬。
材料三 2017年 10月 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他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
赶赴上海的兴业路 76号和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
(1) 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中“巴黎和会传消息”具体是指什么消息?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4分)
(3) 从材料二歌谣中找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句子,你认为取得这些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4) 材料一和材料二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2分)
(5) 阅读材料三,为什么一行人要到“上海的兴业路 76 号和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去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2 分)
答案
1-16:AACCBABBAABADCCA
17、(1)根据材料“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南京条约》。
(2) 根据材料“1895年 1月 14 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
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及所学知识,1894年7月到到1895年春,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是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3) 根据材料三“条约部分内容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第九款按照西历1901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可知,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结合所学知识,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
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分 39年还清,本息共计 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1840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
(1)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牺牲。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4)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 近代民用企业;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 洋务运动以维护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违背历史发展趋势,注定要失败;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洋匠挟技居奇,不会把真正的技术教给中国。
(4)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
(5)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19、(1)民主、科学。目的:启发民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 消息:英、美等列强操纵会议,拒绝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 句子:“外争主权拒签字,内惩国贼曹汝霖”。原因: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工人阶级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4) 因果联系,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5)1921年 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兴业路 76号和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共一大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