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时间:2014-04-23 13:00:00 访问量:

2014年黑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对,邦”写作予。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肚军守

土。其反映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属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3.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的民主,而是本城邦成年男子的民主。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古代雅典()

A.男性地位普遍高于女性 B.男女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

C.男性具备从政的便利条件 D.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

4.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全国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大权;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权,议会议员、政府首长由当地人民选举产生,大多数构成单位拥有自己的宪法。其阐释的是()

A.联邦制 B.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5在论及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时,马克思说“看起来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倒起了警醒作用。”学者茅海建也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不能反映上述观点的是()

A.坚船利炮促使部分国人“开眼看世界” B.“师夷长技”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洪仁玕提出了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D.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6.“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写下这句名言,把人类的解放事业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圣西门等社会改革家的实践

C.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影响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推动

7.2014年1月5日,河北省隆化县发现了一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印制的中国地图,地图正面详细标记了中国各地的交通运输、矿产、农副产品等信息,背面则印制了中国多处名胜古的照片。就民主革命而言,该地图的主要研究价值在于()

A.发现当地历史变迁规律 B.为文物古迹复原提供重要依据

C.了解当时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D.揭露日本对华经济文化的掠夺

8.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是指(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B.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的到来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业 D.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9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高 C.万隆会议 D第25届联合国大会

10.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与此描述 相吻合的是()
A.翻车 B.曲辕犁 C.耧车 D.筒车

11.16世纪以来,欧洲的国际贸易中心逐渐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这主要是由于()
A.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意大利的衰落 D.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2.恩格斯说:“18世纪,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场变革……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这场变革”指()
A“商业革命”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议会改革

13.1927-1936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史上最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国家基本统一和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14.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 交不结矣。且 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 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据此可知,康有为()

A.认为中国应该全盘西化入 B.主张在社会习俗方面与世界趋同

C企图通过”剪辫易服”推翻清政府 D.积极倡导制定宪法限制君权

15.1921年,苏俄政府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准许私人开办 小型企业和 商店。这表明苏俄当时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6.1933年,美国农业调整署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毁掉1000万英亩棉田,屠宰二十多万头 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政府予以补贴。这种做法()

A.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B.体现了政府的“以工代赈”

C.遭到农民的一致反对 D.为失业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17.近日央视热播的《转折中的邓小平》让我们对邓小平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18.2014年10月13日,某世界性组织表示将在三年内向卢旺达提供73亿美元的援助,主要用于水电项目为主的能源领域、城市发展、农业发展以及社会保障。该组织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19.2014年9月28日,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了孔子诞辰2565周年祭祀大典,活动期间,2565名市民诵读了《论语》。下列孔子思想中有利于扩大受教育者范围的是()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因材施教 D.仁者爱人

20.古代学者甲认为,要把握“理”,需要“格物致知”;学者乙则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只要内心反省就能体会。学者乙是()

A.董仲舒 B.程颜 C.朱熹 D.陆九渊

21.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融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而文化素养的是()

A.宫延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宗教画

22.西方某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一种艳丽的感性色彩,而不是18世纪深沉的理性特点,崇拜权威,并且把崇拜的对象由中世纪推向了古代。下列人物属于该时期的是()瀑

A.薄伽丘 B.卢梭 C.牛顿 D.马克思

23.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冷静思考,文学领域掀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是()

A.《唐璜》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24.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学习西方,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下人物(康有为、黄兴)都

A.推行民主共和 B.主张君主立宪 C.要求废除君主 D.反对封建专制

25.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购买商品,京东、亚马逊、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商品销量与日俱增;从前乘坐火车出行都要到售票处排长队买票,现在更多的人从网上买票。这表明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C.扰乱了社会秩序 D.消除了传统习惯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秦汉统治者认识到,在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这个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岳麓版 历史必修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途径繁多,但各种途径几乎都与荐举有关,尽管路途迁回曲折,但还是必须通过某种荐举之门才能入仕,这就为世家门阀提供了方便。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也都没有改变。东南一些衰败的城镇,有的几乎无人居住,有的甚至已经淹没在茫茫的北海之中,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力。每逢选举,几个责族便划船来到这里进行“水上投票”,选出他们自己的议员;而西部和北部一些人口稠密的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向议会派出自己的代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获得通过。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吉林梨树县四大家村的选举会场,新当选的村主任在发表就职演说。——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简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项政治制度该制度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作用(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代顺治二年(1645)宣布废除“匠籍”,匠人才获得自由身份。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困境。1979年4月到192年12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失业率达到10.8%,失业人口数达到1200万。面对严重的“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

——摘编自《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图1粮票、布票 图2信用卡、购物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匠户制度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扭转经济”困境”,美国政府对经济政策所做的调整。(4分)

(3)材料三中从图1到图2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 你们曾经利用过无知、迷信、疯狂的时代,来剥夺我们的地产,把我们践踏在你们的脚下,用苦命人的脂膏把自己养得肥头胖耳。现在你们发抖吧,理性的日子来到了!——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 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3分)


(2)分析材料二中“理性的日子来到”的原因和历史作用。(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2分)


29.研究性试题(6分)
(1)史观是历史学习和研究基本方法。其中,整体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按照这观点,世界近代史开端应该是(2分.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举办历史剧表演活动,下面是四组镜头
①《秦始皇》中的百姓身穿麻衣 ②《诸葛亮》中有人在纸上写字
③《李世民》中有人在喝玉米粥 ④《雍正帝》中有大臣在军机处办公
其中一组镜头不符合历史史实,请写出序号,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5.CD D.A.B 6-10.A.D.C .9.D. 11-15Bc.C.B.B. 16-20A.B..C.A.D 21-25

26(17分)(1)变化:察举制、征辟制到科举制。(2分)

(2)影响:科举制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了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稳定和谐;但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束缚了人们的思想。(4分,只要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2)背景:中世纪选举制度的弊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分,答出两点即。)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分,答出两点即可)

(3)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分)作用:激发了广大基层民众参政的热情;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精神;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4分,只要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27.(14分)(1)趋势:政府逐渐放宽对匠户的人身控制,直至最终废除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2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匠户没有人身自由,缺乏劳动创造性。

(2)调整:由国家干预经济到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4分)

(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4)启示:适时调整国家经济政策;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

28.(13分)(1)以民(人)为本或社会和谐(3分)

(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4分,只要答出两点即可)。历史作用:解放了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费的精神财富,(4分,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3)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政府经济引导:与国情相适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2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29.(1)A(2分)。 (2)③(2分)。理由:唐朝时中国还没有玉米,明朝时原产美洲的玉米才传入中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