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社科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目。
融入科技元素的时装
我们有ipod和黑莓手机,手指轻轻触屏就可以选项。我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我们变得机械化了,什么东西都分门别类。而时尚设计师也开始将高新科技元素融入服装中。
近年来,背包里开始设计有专放ipod的口袋,手袋一般也有专放手机的小袋子。如今,前卫的时尚业开始将新科技置于衣料中,而不仅仅是为这些好玩的小玩意儿提供存放空间。
这种新科技服装有时看上去像是来自科幻片,有的像是情绪戒指,这种服装可以依据穿衣者的举止来感觉和判断他的心情,并据此播放适当的mp3歌曲。创新是不受限制的,有时看起来也可能很荒唐。荷兰乌得勒支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埃里克设计出一种高科技牛仔裤,在大腿部位装有无线电蓝牙键盘,后兜里放有鼠标,膝盖上装有话筒。有些人或许会觉得这种在大腿上敲键盘的方式有点儿不雅,但它凸显了这种高科技在推动服装技术的发展。还有人利用一种镍钛记忆合金,改变服装面料的质地,使之发光的嵌料可以移动,就像是它们在呼吸,有点儿像珊瑚随潮水移动一样。
英国服装设计师侯赛因。卡拉扬被公认是高科技服装的创始人,他两次荣获“年度最佳英国设计师”的美称。伦敦设计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有趣而诱人的杰作。这些作品向人们展示的全是卡拉扬的杰作。这些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他们15年的设计生涯。其中的一件作品是由水晶和激光制成的服装,可以产生艳丽的光影闪烁的郊果,还有两件带液晶显示屏的衣服,上面显示的是水底世界。卡拉扬认为,将科技融入时装是“创新的唯一途径”。
高科技服装设计师并不期望他们的作品很快会在大街上流行,但他们认为他们的努力正在慢慢引导时尚业的创意思维。纽约的服装设计师张安骅用热变色布料设计了一款皱褶叠层服装,它可展现出一幅纽约市地图。生产防寒服的奥尼尔公司研制出一种内置GPS定位糸统的导航滑雪服。其袖筒上装有液晶显示器,可以显示滑雪者的坐标和地理信息,还可以导航。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章所说的融入科技元素的时装的一项是( )。
A纽约服装设计师张安骅用热变色布料设计的一款皱褶叠层服装。
B近年来设有专放ipod口袋的背包。
C奥尼尔公司研制的内置GPS定位系统的导航滑雪服。
D埃里克设计的在大腿部位装有无线蓝牙键盘,后兜里放有鼠标,膝盖上装有话筒的牛仔裤。
2.选出符合原文内容信息的一项是( )
A.当今时尚服装设计师将高新科技元素融入服装中完全是为了取悦于消费者。
B.高科技服装的创始人侯赛因•卡拉扬曾两次荣获“年度最佳法国设计师”的美称。
C.有的服装设计师利用一种镍钛记忆合金,改变服装面料的质地,使之发光的嵌料可以移动,给人以动感。
D.高科技服装设计师期待着他们的作品能很快地在大街上流行,能够引领时尚。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埃里克设计的那种时尚牛仔裤很不雅观,不会有发展的市场。
B.融入科技元素的某种时装可以感觉并判断穿衣者的心情。
C.高科技服装设计师们认为当今时尚的创意思维正在慢慢为他们的努力所引领。
D.奥尼尔公司研制的那种导航滑雪服,适用于到寒冷荒芜地带探险的人员。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19分)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太白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以所作示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帝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华阴县衙,宰(县令)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辟为僚佐。后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大醉帝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B.尝大醉/帝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C.尝大醉帝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D.尝大醉/帝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把金星叫做太白星,早晨出现在东方时叫启明,晚上出现在西方时叫长庚。
B.“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文中的“金龟”即“金龟婿”,出自李商隐“无端嫁得金龟婿”一句,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D.黄老:“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创始人老子。后世道教奉为始祖。‘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宝初,自蜀至长安,以所作示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2)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山 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
8.这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5分)
答: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请按照题中要求将合适的文句填入下面空格内。
(1)李商隐的《无题》中以春蚕和蜡烛为喻,后来被用以形容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意的名句是“ , ”。
(3)《诗经 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憔悴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瓷 瓶
薛长登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 ,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6分)
(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清词第一人纳兰性德
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皓如皎月;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灿若朗星。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显赫家世足以令世人瞠目。他的父亲,就是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纳兰性德本人也是少年英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中二甲第一名,康熙当即龙颜大悦,钦点其为御前侍卫,很快就由三等晋升为一等,可算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了。
世人皆知纳兰为清代的大词人,且清词以他为最,似乎无人能出其右。但这位豪门公子不但能文,而且还是个武将。既然是御前侍卫,武功定是十分了得。纳兰性德从小练就了一身搏击之术,并精于骑射。康熙皇帝自己就是一个勇武、强悍的骑手加射手,所以,他身边的侍卫也应该是一流的角色。这样看来,纳兰性德倒是个文武全才。当然,纳兰骨子里还是个文人。
他身上有众多的矛盾之处:生为满人,他却痴迷于汉文化;骨子里是个文人,从事的却是武将这个行当;身为宰相公子、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置身于姹紫嫣红、朱门广厦之中,心却游离于繁华喧闹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他是地道的满族八旗子弟,结交的却都是一些年长的汉族落拓文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人在仕途,却一生为情所累……这样一位才情充沛、人格健全、绝世超然的“翩翩浊世公子”,竟不是缘自小说家的杜撰,竟是中国文化史册里的一位真实人物。
纳兰性德留下两本词集:《侧帽集》和《饮水词》,他二十多岁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靠的不是皇帝的威风,而是他的词。后人从中精挑细选了三百四十二首,另外结集,以《纳兰词》命名。
说纳兰性德是个文人,此话一点不假。虽然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他没有李白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气概,也不可能拒绝“皇恩浩荡”,他还是捧着文房四宝上了天子的船。不过他一边为皇帝保驾,一边做着职业以外的工作:吟诗填词。而他的不务正业照样赢得了皇帝的宠信。康熙爱读性德的诗词,喜其语言朴实,不事雕琢。经常赏赐给他金牌、佩刀、字帖等礼物,以资鼓励。
由于长年待在皇帝身边,纳兰性德应该算是真正的“御用文人”,但是,后人却并未将他归入御用文人的行列。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写给自己的,情真意切,言辞优美。
他对“侍卫”这个职位其实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得到过皇帝无数次的赏赐,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苦于仕宦漂泊,厌恶金阶伫立的侍卫生涯。率真的诗性遭遇混浊的政治,自然是徒增“胸中块垒”。
纳兰性德能入康熙法眼,外表应该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他的人同他的词一样“纯任灵性,纤尘不染”,当得起“玉树临风”一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是康熙皇帝的侍卫,和纳兰性德是同事关系。曹寅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就是纳兰性德的号。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在跟随皇帝南巡后回到北京,不料想突染重疾,至此一病不起。1685年5月,年仅三十一岁的纳兰性德溘然长逝。在他身后留下的仅有三百四十二首《纳兰词》。
纳兰性德依然是那个性灵高洁的词人,他并没有受到污浊时世的浸染,生前没有,身后也没有。那一本《纳兰词》读来还是令人唇齿留香,三百年都不曾消退,因为他“不是人间富贵花”,当围绕在他身旁的繁华如云烟般散尽之后,诗人如愿以偿地回归到了诗人本身——也许,这才是世上最幸运的事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纳兰性德文武全才:在清代词人中,无人能出其右;正因为他善于搏击,精于骑射,被康熙钦点为御前侍卫。
B.纳兰性德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步入仕途,一边为皇帝保驾,一边吟诗填词,正是凭借着他不务正业的行为,赢得了皇帝的宠信。
C.纳兰性德虽侍从帝王,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的庸俗和侍从的生活,无心功名利禄。
D.纳兰性德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御用文人”,因为他长年待在皇帝身边,康熙也经常由于读到纳兰的诗词,赏赐给他金牌、佩刀、字帖等礼物,以资鼓励。
E.纳兰性德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人生完全脱离了贵族子弟的道路,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2) 筛选文中信息,简要回答纳兰性德词的特点有哪些?(6分)
(3) 作者说御前侍卫纳兰“骨子里是个文人”的根据是什么?(6分)
(4) 纳兰性德能得到康熙宠信的原因是什么?(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___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16.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5分)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朋友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我送来芬芳;如 , ;如 , 。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书籍,可以是生活中的太阳, ① 。将书籍当做太阳的人,大都在白天读书。将书籍当做月亮的人,喜欢在晚上读书。白天读书的人, ② ;晚上读书的人,意在将现实变成美梦。阳光下读书,梦在书外;月光下读书, ③ 。
六、作文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是一段旅程。在开始这段旅程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好准备。有的人满怀着希望出发,他收获了成功;有的人携带着快乐上路,他收获了幸福;有的人,他兜兜里装着目标,背囊里塞着计划,他就收获了整个丰富的人生。也有人,他的背囊里带着怯懦和退缩,......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感悟?你将会带着什么走上未来的人生之路呢?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