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时间:2016-12-28 09:00:00 访问量: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

2016年黑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 (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 驽马       沦落      崔嵬(wéi)       扪心自问(mēn)

B. 藩篱       坐落      荆棘(jīng)      悄声细语(qiǎo)

C. 赝品       磨砺      装载(zǎi)       作客他乡(zuò)

D. 蟠桃       蛇蟮      吮吸(shǔn )     针砭时弊(biā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_____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______,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__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 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 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凤凰卫视与半岛电视台都是在1996年初诞生的,时间几乎是在同时。这两家电视台都在报道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后声名鹊起。 
B.这几年兴起了所谓“狼性教育”,各类“儿童拓展训练”如雨后春笋,顺应了这种教育的需求,而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为教育悲剧埋下了隐患。

C.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我愿我的生活是挥洒自如的,如行云般随意舒卷。

D.美国“新建构”学派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达姆若什认为,现在美国大学的世界文学课程比例中,西方文学与非西方文学旗鼓相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外国来华人数剧增,随之出现了“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B.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等基础能源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C.广大核电建设者要继续抓好核电站安全的生产工作,为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D.为更加有效克服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我市从去年开始探索经济适用房货币直接补贴新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它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长河,全方位地承载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中国古代钱币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表现为圆形方孔。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乃至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早期中国古代钱币铸有面值,属称量货币,以釿、寽、铢、两等为单位,如秦半两、汉五铢。唐代铸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每一枚开元钱称为一钱,则十钱为一两,这就是重量单位“钱”的由来。至此重量单位不再称铢、絫,而称钱、两,这是中国衡法改为十进位的关键,俗称的“半斤八两”之说逐渐失去其原初的意思。唐代货币不但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及十进位的实行。

  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莽钱使用的是垂针篆,刘宋孝建钱是薤叶书,北周布钱则是玉筋篆,这些都是小篆的变体。六朝以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是丰富多彩: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全有。每种钱币一般至少有两种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除汉字外,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还有佉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数民族古文字大全。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早期为泥范,后来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属范,六朝时期开始采用叠铸技术。到唐朝时发展为翻砂浇铸。从汉代五铢钱开始,加铸外郭,此项技术的采用,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钱币都集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

5、关于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见证。

B.钱币是重大变革或重要事件发生的产物与象征,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C.中国古代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并体现出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等特点。

D.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从铸造、印刷,甚至是从对外文化交流上,古钱币都折射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印制在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既有汉字,也有少数民族的文字,故一部钱币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和少数民族文字大全。

B.加铸外郭是从汉代五铢钱开始采用的一种铸币技术,该技术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

C.为了适应中国古代钱币铸造的需要,从秦以后,小篆经过了垂针篆、薤叶书、玉筋篆等一系列变体。

D.钱币中所蕴含的“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古人处事原则、行为规范、风水习俗等均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最重要元素。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铸造钱币为外圆内方并非偶然,这样的形制实际上是古时候人们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等的体现。

B.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书法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也反映在钱币的铸造上,一般钱币多铸有两种以上的书法。

C.由于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以及十进位的实行,故而唐代货币不但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

D.为满足流通和防止伪造的需要,钱币无论是铸造还是印刷,都必定采用最为成熟和先进的技术,故钱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三、 古代诗文阅读与背诵默写。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B.杀人如不能举         举:举起。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D.沛公起如厕          如:往。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起,立而饮之。      图穷而匕首见。

C.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D.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0、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1、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恐、警戒

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

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

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词离席,

显示了其机敏。

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硬形成了

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7分,12—14题,每小题3分;15题8分。)

续师说

黄宗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遂以为古之师弟子皆然,而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

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代笔门客,张口辄骂欧曾;兔园蒙师,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儇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

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屦,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诸君子徒以其久待刘夫子而过情推奖,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补充注释】

①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②欧曾:指文学家欧阳修和曾巩。③兔园蒙师:指知识浅陋的读书人。④朱陆:指宋代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 ⑤乳儿粉子:指年轻识浅的人。⑥何北山:何基(1188—1268),字子恭,人称北山先生,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不遗余力。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   艺术,技艺、技术

B.古人姓氏,道听未审       审,考察清楚

C.升降拜则扶之,         升降,出入,进出

D.反昌黎之意           反,违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道之未闻,业之未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则是为师者之罪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作《续师说》以谢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4、根据原文意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代笔门客,张口辄骂欧曾;兔园蒙师,摇笔即毁朱陆”一句,批判当时追名逐利、华而不实的学风。

B.黄宗羲说“吾惟恐其传也矣”,主要担心的是无才德者为师之风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学风。

C.黄宗羲和韩愈都分析了“师道之不传”的原因,韩愈认为是弟子之过,黄宗羲更强调为师者之过。

D.作者用孙明复、何北山两人的事例,意在说明执师弟子之礼,乃庄重之事;为人之师,应慎重对待。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4分)

(2)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8分,每小题4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6.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4分)

17.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勾画出塞外雄浑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长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分)

盲者

刘学林

她喜欢这条路,尤其是在春天。现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她驾一辆奥迪徐徐东行,直到无路可行时才拐上田园路。刚进档加速,一个背着一把坠胡的盲老人迎面走来。也就一闪而过了。然而就在这一闪而过的瞬间,她觉得这个盲老人有点面熟。她开始回忆。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那是四年前录在她记忆中的坠胡声。

难道会是他吗?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调转了车头,超过了盲老人之后靠路边停住,钻出汽车,迎着盲老人站在车旁,看着盲老人用手中探路的竹竿一路敲过来。老人虽老,腰杆却直,满脸皱纹中有一种大喜大悲之后的淡定,一种饱经沧桑之后的淡定。她认定这一个瞎眼老人就是那一个盲老人。

“老人家,您是在隆兴街自由市场——”她顿了一下,斟酌该怎样表达,“拉琴的吗?”

盲老人站定,无语。

“你还记得,四年前,您让一个姑娘多拿几块钱的事情吗?”

“姑娘,您认错人了。”

盲老人手中的竹竿又向前探出,以盲人特有的轻稳起步走。她有点惘然,一动不动地看着老人的身影渐渐远去,那淡远空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她重新上路,车开得很慢,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

四年前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时候她刚到这个大城市谋生,钱包被偷,她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她在隆兴街自由市场逛悠,油条的气味,卤面的气味,粉浆面条的气味,残忍无情地折磨着她的肠胃。向大妈讨一碗粉浆面条喝喝吗?她鼓了几次勇气没有张开口。

这时候她听到了盲老人的坠胡声,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也看到了坐在一条小巷的巷口操琴的盲老人。老人不是那种睁眼瞎,该长眼睛的部位陷进去两个深坑。老人面如荒漠,坐在闹市就像坐在渺无人迹的荒原上。老人面前放着一个铁盒子,圆形的破旧的铁皮盒子,盒子里有不少零票子,一角的,两角的,一元的,两元的,她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两张五元的,一张十元的。她的眼睛一亮,心也随之慌慌跳起来。我只拿一张五元的,只拿一张五元的。可是怎么拿呢?人熙来攘往,看到我拿一个瞎眼老人的钱,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这样走了两趟,她终于想出了一个遮人耳目的办法。当她再一次从老人面前走过的时候,她装作一不小心把老人盛钱的盒子踩翻了。她说声“对不起”,连忙蹲下去给老人捡钱,借机把一张五元的票子握在了手心。正在她准备起身走开的时候,老人开口说话了。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无喜无怒。

老人说:“姑娘,多拿几元吧。”

她把汽车锁进车库,上四楼回到自己的家。所谓家,其实只是一套四室一厅的豪华住宅而已,她还没有成家。

经历了那一段穷苦磨难之后,她脚下的路忽然柳暗花明了。由于经商的天赋,她成立了一家公司,成了一名经理。两年之后,她已经是这个城市中的富人之一了。

她吃了两块“消闲派”,喝了一杯咖啡,点上一支烟。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悠悠响起。如果说她在路上拦住那位老人只是出于一个偶发的念头,那么,这时候她要报答盲老人的愿望竟是如此的强烈和急切。

第二天,她到公司安排了一下事务,就直接去了隆兴街自由市场,可是她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第三天,她仍然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一连四天她都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她问旁边卖粉浆面条的一位大娘,大娘只说她也好几天没有听到盲老人的胡琴声了,对盲老人的其他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她决定每天傍晚到田园路上去等待,终于如愿以偿等到了那位盲老人。她拦住他。

盲老人漠然无语。

“这是一万元钱,您先用着。请您告诉我您的地址,我会定期给您送去生活费的。”

“这是从何说起?”老人在傍晚的夕阳下径直走去。

她跟上老人:“四年前您对我有恩,虽然只是几块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希望您能成全我。”

“我一个瞎子能对谁有恩?请姑娘不要污人清白。”

盲老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回头。(有删改)

(1)小说以“盲者”为题,“盲者”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2)小说在刻画盲老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四次写坠胡声响起来,每次作用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仿造例句,以“语文”为陈述对象续写句子,写三年语文学习的收获或感受。(6分)

例句:自然是一个神奇的课堂,壮美的山川令人心胸开阔,灵秀的花鸟使我性情愉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耐之际碰到一个赶骆驼的老人,骆驼上放着一大袋水。于是他们便向老人讨水喝。老人仅给他们每人半碗水。其中一个人在老人走后,一个劲儿地报怨老人吝啬,有那么多水,却只给半碗,一怒之下,他竟将半碗水泼掉了。而另一个虽然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解除焦渴,但还是怀着感激之情喝了下去。他们又往前走了很远也没有再碰到水源,前者因为拒绝喝那半碗水死在沙漠中,后者因为喝了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是的,恩惠无论大小,我们都要心怀感激地接受,嫌弃或者拒绝,不仅会失去帮助,还会失去自己的爱心。

请以“拥有感恩的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 B(A.扪心自问mén  C.装载zài  D.蛇鳝)

2、 D
3、A.(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B.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用在这里对象错误。C.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此处应用“潇洒自如”。D.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句意是比例相当。)
4、C (A.主客颠倒,应该是问题“引起”了人的重视,可改为“有关部门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B.“需求”与“市场”搭配不当,“针对”改为“在”。D.成分残缺,在“暗箱操作”后加上“的弊端”)

5、B(“各个领域”的范围被扩大了)

6、A(B项,原文是说“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 C项,小篆经过垂针篆、薤叶书、玉筋篆等变体与中国古代铸造钱币的需要没有必然的目的关系;D项,“最重要元素”与原文不符,程度被加深)

7、C(该项前后二者并非因果条件关系)

8、B 

9、C(连词,来)

10、A 

11、D 

12、D反,反推。
13、A(A项之:都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则:表顺承,译为“于是,就”/表转折,译为“却,但是”;C项其:语气词,表反问,译为“哪里,难道”/助词,无实义。D项以:用来/因为;)
14、A(批判的是当时学风轻浮浅薄,动辄就想超过以前的人,自认为与前人相当。)
15.(1)既然没有什么要依靠老师的,那么老师活着时不关心他,老师死了不为他办丧事,也就不是过错了。(“籍”、“过”各1分,句意2分)
(2)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空着老师的位子,来等待后来的有学识之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开始败坏。(学者、师道各1分,句意2分)

16、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17、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18、(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9.(1)(6分)①“盲老人”眼睛虽盲,心却不盲,他能听出姑娘的犹豫和无奈;②女主人公眼睛明亮,心却“盲”了,拿盲老人的钱为自己解困;③引发社会对不同“盲者”的关注与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6分)①坚持自立,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②朴实善良,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不求回报;③洞明世事,敏锐发现姑娘窘境,予以帮助,拒绝承认施恩于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8分)具体分析:第一次是“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唤起回忆,引发询问;第二次是“那淡远空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引出对四年前情景的描述;第三次是“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突出盲老人的淡远明净的心灵;第四次是“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悠悠响起”,表明姑娘报答老人的愿望强烈而迫切。(任选三次,每次2分)

效果:四次描写,回忆与现实交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2分,意思对即可)(2分,意思对即可)

20.示例:语文是一座绚丽的花园,优美的诗文让我留连忘返,生动的课堂让我获益匪浅。

21.精思妙想:

中国人历来讲究“知恩图报”,主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

“感恩”的范围是广泛的:①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②感谢社会的培育之恩;③感谢师长的教诲之恩;④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⑤感谢陌生人的接济之恩;⑥感谢对手的激励之恩。……

“感恩”的形式是多样的:①一种真诚的记念;②一个温馨的微笑;③一句感激的话语;④一封感谢的信件;⑤一次虔诚的报答;⑥一滴温热的泪水。

参考拟题:①饮水不忘思源;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③拥有感恩,品味幸福;④别忘了说声谢谢;⑤世界因感恩而精彩;⑥用心滋养感恩之花。